來源:《張掖地區志(遠古—1995)上卷》日期:2024-03-01
第二章??農業
第六節??土壤肥料
一、土壤改良
(一)耕地狀況???
1949年,張掖等5縣耕地面積234.37萬畝,1959年進行全區第一次土壤普查,初步查清土地資源、耕地土壤類型及特點。農業土壤分7個土類、25個土族、78個土種。
1.黑栗土類??多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祁連山高寒地帶,氣溫低,無霜期90~120天,無灌溉條件,耕作粗放,分黑栗土、黃栗土、白栗土3族。
2.紅土??是一種侵蝕類型土壤,成土母質為紅膠土及紅色沙巖,小片零星分布,地表光禿,不耐旱,水土流失嚴重,熟化度低,作物產量不高,分紅板土和紅沙土兩族。
3.洪淤土類??分布祁連山北麓洪積扇中、上部,地勢較高,坡度較陡,海拔1500~2000米,地下水位低;靠祁連山雪水灌溉,土質較肥沃,分6個土族。
4.風沙地類??分布在走廊西部和北部,多在沙漠、柴灣及戈壁邊緣。土質疏松,滲水快,保水保肥力差,不耐旱,產量低,分風沙土和沙包土兩族。
5.土頭地類??分布走廊平原和盆地海拔1400米上下,黑河流域下游,呈帶狀分布,土層深厚,熟化程度高,灌溉便利,耕作性好,保水保肥,作物產量高,分6個土族。
6.鹽堿土類??主要分布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帶,土壤鹽分含量較高,多呈堿性或強堿性反應,分4個土族。
1979~1986年全區進行第二次土壤普查,基本查清土地級別、耕地養分和微量元素含量、土壤類型及特點。
1.土地級別???土壤普查全區總土地面積6119.71萬畝,其中一級地11.38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0.19%,屬上等好地,分布在各縣城周圍;二級地177.93萬畝,占2.91%,分布在一級地的邊緣;三級地89.57萬畝,占1.46%,為中產地;四級地251.43萬畝,占4.11%,為低產地;五級地1099萬畝,占16.65%,多為新墾地或宜農地;六級地1349.17萬畝,占22.05%,為宜林地;七級地1702.13萬畝,占27.81%,多為宜牧地;八級地1519.1萬畝,占24.82%,為暫不能利用地。
2.耕地土壤養分含量???從2401個耕地耕作層土樣化驗結果,平均有機質16.7g/kg,全氮0.9g/kg,速效氮73.8mg/kg,速效磷7.8mg/kg,速效鉀168.3mg/kg。
按照國家土壤養分分級標準,耕地普查面積411.5萬畝中,各類養分含量分為6級。
3.耕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耕地微量元素Zn為0.48mg/kg,Cu為1.35mg/kg,Fe為12.20mg/kg,B為1.22mg/kg,Mo為0.13mg/kg,Mn為8.42mg/kg。
4.土壤類型及特點??區內土壤分21個土類、55個亞類、74個土屬。21個土類為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亞高山草甸土、灰褐土、黑土、黑鈣土、栗鈣土、棕鈣土、灰鈣土、灰漠土、灰棕漠土、灌漠土、潮土、草甸土、林灌草甸土、沼澤土、泥炭土、鹽土、風沙土、龜裂土、石質土。其中農業土壤有:(1)灌漠土:是全區分布面積最大的農業土壤,廣布走廊古老綠洲地區,農民稱“土頭地”。其灌耕熟化層大于30厘米,輕壤質,碎塊及團塊結構,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在15g/kg以上,土色暗灰或褐色,粘粒(粒徑<0.001mm)和碳酸鈣有淋移現象。分為暗灌漠土、灰灌漠土、潮灰灌漠土和鹽化灌漠土4個亞類、6個土屬。(2)潮土:是區內分布面積較大的一類古老農業土壤。主要分布在張掖、臨澤、高臺3縣(市)洪積—沖積扇緣低濕、碟形洼地上,以及黑河流域沿河低洼地上。地勢平坦,地下水位1~2米,土性潮濕,地溫低,春秋兩季地下水位急劇上升,地表返潮現象嚴重,農民稱“堿潮地”。潮土地腐殖質累積明顯,有發育較好的灌耕熟化層;剖面下部有明顯的氧化——還原層、銹紋銹斑層;灌耕熟化層與母質層之間過渡迅速,并伴有程度不同的積鹽過程。分為灌耕潮土、潮土和鹽化潮土3個亞類、5個土屬。(3)耕灌土:包括耕灌風沙土、耕灌灰棕漠土、耕灌草甸土、耕灌栗鈣土、耕灌灰鈣土等新墾土壤。耕作層薄,土壤肥力低,質地結構差。
(二)中低產田類型、分布及特點??
?中低產田面積179.8萬畝,占耕地面積的64.4%。根據主要障礙因子可分為8類。
1.水鹽化地???受地下水影響而形成的鹽化土壤。有鹽化潮土、鹽化灌潮土、耕灌鹽化草甸土,面積24.19萬畝,占中低產田的13.40%。主要分布在黑河沿岸低洼處和洪積扇緣泉水溢出帶,因地勢平坦,地下水位高,鹽分表聚嚴重,土壤含鹽量70.4g/kg,影響農作物生長發育。
2.旱鹽化地???以鹽板土、鹽沙土等土類為主,面積4.95萬畝,占中低產田面積的2.75%。分布在南北戈壁新墾農田上,以臨澤縣的南板灘、馬蓮槽子,高臺縣的駱駝城灘面積較大。這類鹽化地因成土母質含鹽量高,灌水后鹽分表聚,質地結構差,養分含量低。
3.濕僵地??以耕灌草甸土、耕灌沼澤土為主,面積6.63萬畝,占中低產田的3.69%。主要分布在黑河沿岸河床階地上,常與水鹽化地形成復區。質地黏重,水肥有余,氣熱不足,草荒嚴重,土壤熟化程度低。
4.漏沙地???以薄立土、腰沙土、漏沙土為主,面積14.23萬畝,占中低產田面積7.91%。主要分布在綠洲邊緣和干河灘上。質地較粗,土層較薄,土體中、下部有礫石層或沙土層,漏水漏肥,生產水平低。
5.瘠薄地???以耕灌風沙土、沙化灌漠土、沙壤土為主,面積30.49萬畝,占16.96%。主要分布在風沙地和戈壁灘邊緣。風蝕沙化嚴重,質地粗,保水保地性能差,作物生長后期易脫肥、熱秕。
6.旱地???以耕種灰鈣土、耕種栗鈣土為主,面積20.98萬畝,占中低產田面積11.67%。主要分布在山丹、民樂等縣的淺山丘陵上,無灌溉條件,干旱缺水,土層深厚,耕作粗放,雨養農業,產量不高。
7.半水地???也稱“野水地”,以灰鈣土、灰漠土為主,面積37.31萬畝,占20.75%。主要分布在山丹、民樂縣的綠洲邊緣。半水地有灌溉條件,但水源不足,一般僅灌保苗水,耕作粗放,產量不高。
8.冷濕地???以栗鈣土、黑鈣土為主,面積41.02萬畝,占中低產田面積22.81%。主要分布在祁連山中低山區,海拔較高,年降水量大,氣候高寒陰濕,草荒、鼠害嚴重。
(三)土壤改良
1949年后,土壤改良采取增施有機肥料、大搞農田基本建設、合理輪作倒茬、深翻改土、推廣綜合農業技術措施,取得顯著成效。
1.開展肥料建設???50年代前,農業生產落后,農田施肥面積小、數量少。1949年全區積造農肥60.02萬噸,施肥面積68.20萬畝,畝均施肥0.88噸。共和國成立以來,各級政府重視肥料建設,組織群眾積肥造肥,增施有機肥料。1965年積肥219.06萬噸,施肥面積144.1萬畝,平均畝施1.52噸。70年代,組織城鄉群眾,廣開肥源,開展羊糞下山、城糞下鄉、灘糞歸田,大搞高溫堆肥、綠肥漚制,大辦豬場,開挖泥炭,利用羊糞和油渣制作顆粒肥料,使有機肥料數量逐增,質量顯著提高。據地區土肥站1977年測定,農家肥料有機質含量34.5g/kg,全氮2.95g/kg,全磷1.98g/kg。
1957年前,區內不生產化肥。1958年專區建成細菌肥料廠,年產固氮菌液5000噸;張掖市建成化工廠,年產合成氨2000噸,1959年停辦。1965年興建地區化肥廠,年產碳酸氫銨3萬噸。70年代,大辦地方“五小”工業,建成張掖、山丹、高臺、民樂、臨澤5縣磷肥廠,年產磷肥6萬噸,平均畝施化肥(實物)約40公斤。80年代以后,地區化肥廠幾經擴建,年產合成氨2.5萬噸,碳酸氫銨8萬噸,尿素4萬噸,微肥20噸。另外,山丹軍馬總場建成磷肥廠,年產磷肥、復合肥2萬噸。到1995年,區內自產化肥畝均約80公斤。
2.農田基本建設???興修水利,平田整地,建設農田林網,實行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渠、井、田、路、機、電配套,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創造旱澇保收高產農田。1965年后,全區按照統一規劃、分片治理、逐年實施的原則,縣、公社、大隊分別制定實施方案。1969~1974年,開展大規模的平整土地、修渠筑路、營造農田林網,基本實現渠、路、林、田配套,耕地條田化。到1990年,已建成條梯田149.79萬畝,有效灌溉面積208.56萬畝,保灌面積183.97萬畝;到1995年條梯田面積187.82萬畝,有效灌溉面積216.5萬畝,保灌面積191.08萬畝;川區實現農田林網化,沿山地區農田林網初具規模,農業生產條件明顯改善。
3.合理輪作???輪作倒茬,擴大豆科作物和綠肥種植面積。1949年前,農作物以小麥、谷子為主,重茬普遍。50~60年代,實行旱地休閑、稻麥輪作、夏田復種綠肥或小日月作物。70年代實行分區輪作,小麥最多種植兩年。80年代川區帶田面積擴大,實行小麥、玉米小倒茬;山丹、民樂兩縣擴大豆科作物、綠肥種植面積,實行麥豆三三輪作或旱地休閑輪作,用地養地。
4.深翻改土???50年代機械化水平低,提倡鐵锨深翻土地;60年代年機耕面積50萬畝以上;1979年機耕面積118.69萬畝。1985年,機耕面積142.04萬畝,全區實現3年機耕深翻1次,使耕作層逐年加深。到1995年,全區擁有大中型拖拉機1458臺,小型拖拉機44664臺,機耕面積178萬畝,土壤耕作層加深,土壤結構明顯改善。
1987~1990年,綜合運用生物工程和農業措施,集中連片進行72萬畝中低產田改造,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糧食畝增65.5公斤,總增16961.22萬公斤;油料畝增30.7公斤,總增583.48萬公斤;甜菜畝增820.7公斤,總增4869.73萬公斤。土壤耕作層有機質、全氮、速效磷含量15.7g/kg、0.935g/kg和8.3mg/kg,分別增加1.13g/kg、0.055g/kg和1.7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