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cronym id="vozbb"></acronym>
    2. <bdo id="vozbb"></bdo>

      當前位置 :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 > 政策解讀 > 市級政策解讀

      關于《張掖市農業科學研究院2024年業務工作要點》解讀
      索引號
      620700143/2024-00010
      文號
      關鍵詞
      發布機構
      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公開形式
      主動公開
      責任部門
      張掖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生成日期
      2024-03-14 15:28:52
      是否有效

      一、起草背景及過程

      今年是全市創建全省鄉村振興示范區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蒲泄ぷ骺傮w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中央、省委、市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服務農業現代化發展為總攬,以“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目標,以強科技為抓手,堅定生態優先理念,圍繞“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兩個方向,聚力在“種質資源創新利用、耕地質量保育提升、綠色發展技術支撐”等關鍵技術領域突破,為推動我市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貢獻科技力量。結合我院實際,張掖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印發了《張掖市農業科學研究院2024年業務工作要點》張市農科字〔2024〕12號。為更精準把握理解政策,現對工作要點進行解讀,具體如下:

      ????二、《2024年業務工作要點》由五部分內容組成:

      第一部分聚焦種質資源利用,加強優良品種選育

      1.繁育更新鑒定種質資源。繁育更新院內收集保存的5060份種質資源,全面完成種質資源繁殖更新工作。與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聯合實施《蔬菜種質資源鑒定編目繁種與入庫》項目,種植更新鑒定辣椒、菜用扁豆等資源188份,篩選優異及特異資源。對新搜集200余份辣椒資源進行篩選利用。收集和創造可用于選育機械化油菜品種的核心親本資源10份,初步建立油菜育種材料庫。引進冬、春小麥種質資源20份以上,開展精準鑒定,篩選優異資源進行雜交組配。

      2.加快選育優良品種。加快抗旱抗逆基因挖掘,在抗旱品種選育方面實現突破,選育玉米、小麥、油料、蔬菜等農作物新品種5個以上。繼續開展玉米種質資源篩選鑒定,對已構建的26個優勢混粉群體進行群體內混合授粉和鑒定篩選,繁殖材料600份以上。應用分子標記技術開展玉米高抗莖腐病實驗室篩選試驗,組建高抗莖腐病基礎群體,總結實驗室高抗莖腐病材料篩選方法。新組配小麥雜交組合50份以上,種植F1代材料85份、鑒定材料20個、品比材料12個。利用溫室加代選育辣椒新品種,對35份F2代材料進行分離和純化,對表現穩定的5份“線三”辣椒進行提純復壯和鑒定,完成1個品種的認定登記,對篩選出的60份優異辣椒資源進行更新及選配,組配雜交組合50個以上。對經濟性狀較好的SV2221等5個甜菜品種進行再次鑒定,對LS2208、LS2307兩個品種申請開展DUS、抗病性、轉基因測試,完成1個甜菜品種的認定登記。

      3.開展新品種引育。引進朝天椒、線椒、板椒等辣椒品種40個以上,篩選不同用途、不同辣度、適應性強的辣椒品種。引進西蘭花新品種20個開展品比試驗,篩選早熟、耐熱、豐產、優質新品種。引進甜菜新品種50-60個,鑒選適宜機械化種植的豐產高糖甜菜新品種。繼續對5個艾草資源的越冬性、分蘗能力等特征特性進行鑒定篩選。引進中油、秦油雜系列等20個左右的油菜新品種開展品比試驗,篩選適宜我市栽培的高產、雙低、雙高、多抗和適宜機械化生產的優良品種。

      第二部分聚焦藏糧于地戰略,改善提升耕地質量

      4.開展土壤生態修復技術研究。以礦物生物炭、凹凸棒為載體,添加大量元素,研發生物炭基土壤調理劑,開展肥效和土壤修復效果試驗。添加腐殖酸、脫硫石膏等物質,引入植物根基促生菌、解磷菌、解鉀菌等耐鹽微生物,研發鹽堿地改良劑,開展效果驗證試驗。示范推廣凹炭復合肥,建立示范基地300畝。繼續開展復合微生物菌劑定點定位試驗,總結微生物菌劑在玉米制種上應用的最佳劑量和最佳施肥量配比,建立“奧譜金肽”抗鹽堿復合微生物菌劑核心示范基地1200畝,輻射示范推廣7000畝。

      5.開展肥料高效利用技術研究。以43年長期定位試驗研究資料為基礎,根據河西灌漠土土壤氮磷鉀養分多年盈虧率、利用率、農學效率等參數,總結提出玉米科學施肥及增碳減源技術并進行示范推廣,在甘州區沙井鎮古城村建立1000畝核心示范基地,輻射示范推廣30萬畝以上。繼續做好長期定位試驗,完成“土壤長期定位試驗”項目驗收工作。

      6.開展農膜殘留污染治理研究。繼續開展制種玉米適期揭膜后土壤濕度和灌溉限額試驗研究,擴大示范面積。開展甜菜單行單帶淺埋滴灌不覆膜綠色栽培試驗,解決地膜污染和纏繞收獲機械作業問題。完成《張掖玉米制種基地殘膜污染綜合防控及替代技術研究》項目總結驗收工作。

      第三部分聚焦藏糧于技戰略,破解關鍵技術瓶頸

      7.玉米。開展玉米制種密植精準水肥調控技術研究,設置6000-10000株/畝不同母本種植密度處理,配置相應的水肥條件,總結玉米制種最適密度和水肥調控技術。開展不同種植模式對玉米制種產量和群體質量影響研究,建立寬窄行、水肥調控和不同密度三因素栽培方法試驗,總結高水效、高肥效、增密度的“兩高一增”技術。開展玉米制種分級選和播量互作播種模式研究,建立種子大小分級及單粒、單雙粒交換播種互作模式試驗,篩選最佳種植模式。開展富硒種子生產技術研究與應用,總結不同時期噴施硒元素對玉米制種產量的影響,并建立高密高產富硒種子生產基地。開展玉米與蠶豆間作試驗,總結間作模式氮肥和磷肥減施技術。

      8.小麥。以小麥和大豆寬幅帶狀間作種植為研究對象,篩選小麥/大豆間作品種組合,研究適宜機械化種植模式和減施氮肥機理;開展麥后復種飼草試驗,研究復種處理對土壤有機碳及團聚體的影響,篩選優良燕麥品種。示范推廣張春27號6萬畝,開展漫灌和滴灌兩種種植條件下播種量篩選試驗、植物生長調節劑噴施試驗、不同播期試驗以及麥后復種特早熟油菜試驗,完善配套栽培技術,完成《高產優質春小麥張春27號擴繁與示范推廣》項目年度目標任務。

      9.油菜。升級改造雜交油菜制種父本機械清除裝置,建立雜交油菜制種父本機械化清除技術核心示范基地500畝,開展技術交流培訓,輻射推廣4000畝。開展雜交油菜制種行比試驗,找出最適合機械化清除父本的行比。開展雜交油菜制種播期試驗,研究不同氣候條件下雜交油菜制種花芽分化的啟動時間及與環境條件的關系,篩選適宜不同氣候條件下的油菜品種。

      10.甜菜。開展甜菜不同株距和行距設置研究,篩選機械化栽培最優方式,進一步優化完善“1420”栽培模式。開展不同植物生長調節劑對甜菜種子產質量影響研究,篩選植物生長調節劑最佳濃度配比及噴施方法。持續開展增加田間濕度對甜菜種子產質量影響研究,建立花期不同灌(噴)水次數和灌水量試驗,解決高溫干旱導致甜菜授粉結實不佳問題。開展不同栽植密度對甜菜種子產質量影響研究,篩選種子粒徑適宜、高產優質最佳栽植密度。

      11.蔬菜。開展加工辣椒與瓜菜制種間作及各生產環節配套技術研究,總結最佳生產技術規程。開展西蘭花二次采收栽培技術研究,建立二次分枝數量對花球形成影響試驗,總結二次采收技術。開展西蘭花雙球采收栽培技術研究,建立不同生長階段摘頂后對西蘭花形成雙球影響試驗,總結雙球栽培技術。開展日光溫室辣椒連作障礙綜合防控技術研究,建立化肥減量、增施微生物菌劑及伴生栽培試驗,總結連作障礙防控技術方案,示范辣椒嫁接防病技術。

      12.中藥材。開展土壤耕層深度對黃芪種苗質量影響研究試驗,分析土壤耕層深度對黃芪種苗根長、根粗、單根重等質量指標的影響,努力在黃芪種苗繁育技術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在我市中高海拔地區示范推廣隴上菔6號等萊菔子新品種,完善配套栽培技術。

      第四部分聚焦節水技術研究,助力建設節水型社會新標桿

      13.開展玉米、小麥灌溉閾值建模試驗研究。根據玉米、小麥生長發育時期需水特性和規律設置灌溉量不同的6種處理,研究作物不同生育期土壤溫濕度、大氣相對溫濕度及灌溉量的互作關系,測定與分析不同時期土壤含水量、土壤溫度、大氣相對濕度、大氣溫度、植株農藝性狀、產量性狀、光合生理等指標,明確作物不同生育階段最佳灌溉量,初步建立玉米、小麥灌溉閾值模型。

      14.開展玉米制種高水效種植模式試驗研究。設置滴灌、漫灌、冬灌+滴灌三個處理,開展不同灌溉方式的多點比較試驗,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對玉米制種產量及土壤質量變化的影響,確定最適宜當地玉米制種的灌溉方式。

      第五部分聚焦轉化方式創新,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

      15.建設成果轉化基地。圍繞《張掖市2024年糧油作物綠色高質高效行動實施方案》落實,以穩產高產、提質增效、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和使用效益為目標,聚焦重點區域和玉米制種、小麥、蔬菜等重點產業,集成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建立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基地10個以上,推廣節水高產高效新技術10項以上,新品種10個以上,面積3萬畝以上,新總結集成成熟度高、可行性強、市場前景大的實用技術5項以上。

      16.創新服務產業模式。以產業為平臺,以項目為載體,加強與各縣區的合作,建立聯系服務制度,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主動融入縣區農業產業發展全過程,爭取聯合實施項目,開展科研攻關和成果轉化,建立試驗示范點10個以上。糧油所牽頭負責聯系民樂縣,生態所牽頭負責聯系臨澤縣,玉米所牽頭負責聯系甘州區,經作所牽頭負責聯系山丹縣,蔬菜所牽頭負責聯系高臺縣,種質所牽頭負責聯系肅南縣,結合《張掖市創建全國現代農業示范區行動方案(2022-2026年)》中“新型職業農民示范培育”工作任務落實,加強對縣區的科技指導服務,通過田間課堂,現場觀摩、技術講座等方式,幫助生產經營主體解決生產實際問題,年培訓農戶1萬人(次)以上,提高農民掌握應用科技成果的能力。

      17.推進聯系幫扶工作。一是緊緊圍繞中組部等6部委對科技特派團工作要求,在積石山縣、東鄉縣、臨潭縣和舟曲縣開展油菜新品種比較試驗,篩選適宜不同生態區域種植的油菜新品種1-2個;建立新技術示范基地3個以上,舉辦培訓班8場(次)以上,培訓人員750人(次)以上,發放《甘肅省春油菜災害識別及預防》等實用技術材料5000份以上;研究形成1項油菜病蟲害精準防治技術規范;建設標準化油菜新品種高產示范基地800畝,輻射推廣5000畝以上,全面完成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科技特派團年度目標任務。二是做好產業幫扶工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認真做好沙井鎮暸馬墩村幫扶工作, 高質量持續鞏固脫貧成效。發揮科技和人才優勢,配合牽頭單位, 幫助甘浚鎮速展村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村、靖安鄉靖安村創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

      第六部分聚焦夯實科研基礎,努力提升科研能力

      18.加強研發團隊建設。依托項目,圍繞重點產業,構建傳幫帶的人才培養機制,有意識給年輕人分任務、壓擔子,讓青年人在干中學、學中干,促使年輕人快速成長,提升在新品種研發、新產品應用、新技術集成等方面的能力。組織開展學術交流研討月、科研觀摩評比活動,通過交流評比,達到互相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形成比學趕超的學術氛圍。

      19.強化協同創新工作。持續加強與中國農科院、西北農林科技大、甘農大、省農科院、新大弓農化公司等單位的科研合作,圍繞種質資源保護與創新利用研究、新品種新技術研發、土壤連作障礙生態修復等開展科研合作,聯合開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用。實施各類科研項目20個以上,力爭3-5個項目通過評審立項。積極邀請行業領域資深專家來我院開展學術交流、技術培訓和現場指導。

      20.改造提升實驗平臺。千方百計爭取項目和資金支持,維修原有實驗樓,配齊水、電等設施,協調整合市內部分閑置儀器設備,重新建設植物保護、土壤肥料和植物生理3個實驗室,改善科研條件,提升科研手段,在滿足全院科研需求的同時,對外開發實驗平臺共享共用。

      文件解讀:《張掖市農業科學研究院2024年業務工作要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

      日韩人妻aV中文字幕_最新无码国产在线播放_一本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_日本三级理论电影中文